殿內介紹

媽祖傳奇

媽祖傳奇

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生於福建莆田湄洲林家,父為書宦子弟林維愨,母王氏,因媽祖出生竟月未聞啼聲,因此取名「默娘」。  

默娘慧靈天授,五歲就能誦唸《觀音經》,到了七歲,《論語》、《孟子》、《左傳》等書已能過目不忘,八歲進私塾受課,至十二歲時經史子集均已讀完。  

及長,默娘因見湄洲漁民出海遇難,遺孀常哭的肝腸寸斷,乃立誓若能制服惡海風浪,願減壽三十年,以護漁民,此一意念感動了觀世音菩薩,遂隨機教化,善導引入仙界,這也是漁民崇信媽祖的主因之一。  

默娘在眾神的引領下,歷經許多考驗,終於在宋太宗雍熙四年(西元987年)位證正道,其事蹟如:窺井得金甲神贈送用來凌空飛行的銅符、伏機出靈救父失兄、鐵馬馳海救鄉民、湄峰祈雨疏大旱、菖蒲祛病保安康、筊杯鎮壓龜精伏、計擒收服高里鬼、降服應佑列仙班、收服晏公保漁民、千里順風將軍隨、湄嶼仙樂迎飛昇等等。

飛昇成仙

媽祖默娘自從辭世登仙之後,湄洲賢良港漁民百姓為了紀念默娘行善救助功德,便於她羽化昇天的湄洲島上立祠奉祀,是為祖廟雛型,此祖廟就建在默娘羽化昇天的「昇天古跡崖」旁,依山傍水,正好與媽祖立志救護漁民志願相符,別具意義。  

神蹟屢顯

原只是湄嶼一帶漁民膜拜信仰的鄉土神祇——媽祖娘娘,迨至宋徽宗宣和五年(西元1123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國,因船難危急中得媽祖庇護平安回航,自此媽祖信仰逐漸被朝廷重視。此外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西元1156年)陳俊卿以其丞相之尊首倡於白湖建廟祀奉媽祖,加上宋室南渡後,閩人官兵屢建奇功,媽祖助軍之功遂為時人讚揚。至元、明、清三朝隨漕運興盛、水手相傳,媽祖更隨機應化,慈惠有加,信仰日隆。  

媽祖的神蹟隨著千年的演化累積,留存著相當多的故事傳說與讚嘆歌詠,如:宋朝時三寶遇險救護庇,哲宗元祐元年(西元1086年)顯夢賜建聖墩祠、南宋紹興三十年(西元1160年)溫台剿寇封夫人、寧宗慶元四年(西元1198年)雲端顯威護水師。  

到了元朝雖是蒙族統治,但在文宗到順元年(西元1330年),媽祖仍然顯化祐護漕運,文宗即敕封為「天妃」,並賜「靈慈」廟額答謝神恩。  

明朝時,因朝廷常派大臣出使異域,亦多倭寇侵擾,更加深媽祖信仰之發展,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泉州衛指揮官周坐於船難遇險後,蓋了一所天妃廟酬謝神恩。明成祖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朝廷欽差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時,亦受媽祖眷顧護祐航運平安。  

清朝時,清帝擅於利用神威統治軍民,再加上靖海侯施琅將軍不斷上奏澎湖破敵、泉井濟師等軍情捷報,因此褒封也最多,亦大大提升了媽祖信仰在朝廷及民間的崇高地位,並延續至今。

歷代褒封

媽祖默娘因貺昭慈濟,德侔天地,常受歷代皇帝褒封,其封號由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西元1155年)首次褒封「崇福夫人」開始,光宗紹熙元年(西元1190年)加封「靈惠妃」。元朝時世祖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年)誥封「護國明著天妃」。明代成祖永樂七年(西元1049年)因鄭和上疏加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清朝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聖祖帝改封媽祖為「天后」,世宗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再進封為「天上聖母」,最後,穆宗則於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詔誥最後的封號共計六十六字「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祐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嘉佑天后之神」,而成為少數能受四個朝代累封四十五次的重要神祇,可見天上聖母之崇祀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一致擁戴,共讚母德敷天,至哉坤元。